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首页>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1年第01期

火器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治体会

王江飞;欧绍武;王义保;刘薇

关键词:火器性, 颅脑损伤, 临床症状, 子弹, 盲管伤, 急性硬膜外血肿, 切线伤, 颅骨, 性骨折, 死亡, 颅内, 点状出血, 弹片, 弥漫性轴索损伤, 射入口, 伤员, 扫描, 枪弹, 脑组织, 大面积
摘要:总结在也门医疗队工作期间(1998年11月~1999年11月)收治的20例火器性颅脑损伤病例(24小时内死亡者除外),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火器性颅脑穿透伤的传统分类为:①盲管伤:颅骨仅有射入口,枪弹或弹片存留于颅腔内盲管伤道的远端;②贯通伤:颅骨有射入口和穿出口,枪弹已飞失;③切线伤:投射物以切线方向冲击头部,颅脑损伤呈沟槽状[1]。本文作者在此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体会又增加两种类型,④嵌顿伤:投射物嵌顿在入口处,弹片碎屑、碎骨片在强大的冲击力下进入脑内,造成全脑弥散性的对冲伤。⑤爆裂伤:见于枪弹在伤员近处爆炸,造成颅脑大面积损伤,局部颅骨呈粉碎性骨折,硬脑膜大面积缺失,脑组织大量外流,常伴失血性休克。  本组9例盲管伤,4例在盲管的远端合并较大的脑内血肿(44.4%),血肿腔内含有子弹或弹片。贯穿伤4例,临床症状均较轻,CT扫描显示在弹道周围有1厘米左右的脑挫裂伤伴有点状出血,均未发现颅内较大血肿。这可能是由于子弹在颅内速度较快,产生一定热效应,具有凝血作用。而盲管伤的受伤机制为子弹的速度相对较慢,在颅内碰到坚硬的颅壁或大脑镰等结构,子弹反弹后所造成的盲管远端的脑组织及血管损伤。切线伤3例中有2例子弹的切线部位是颞部,头颅正侧位片示颞骨呈沟槽性的凹陷性骨折及线状骨折,伤及颞部脑膜中动脉沟,来诊时临床症状较轻微,未及时做头CT扫描。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因延误诊治而死亡。作者的教训是:在颞区的切线伤,颅骨X线有凹陷性及线性骨折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行脑CT检查,早期手术清除血肿,预后良好[2]。本组2例嵌顿性伤的伤员,来诊时伤情较重,深昏迷,呈去脑强直状,做清创手术时见子弹的尾端嵌顿在颅骨内,2/3弹头位于脑内,CT扫描示以子弹为中心全脑弥漫性脑水肿,其内布满碎细弹片及碎骨屑,点状出血,类似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在顶区中线部位的嵌顿伤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力时,对冲的部位是脑深部脑干、枕大孔周围,故伤员病情危重,2例均死亡。火器性爆裂伤常发生于战争中,伤情严重,常伴有休克,本组2例1例死于脑疝,1例合并严重的颅内感染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