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01/R
邮发代号: 14-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及预后分析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在临床上不断普及和推广,使近年来的AMI病死率显著降低.本文旨在探究AMI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类型、特点、预后及与非溶栓心律失常的区别.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病例全部选自解放军309医院和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1988年2月~2000年10月住院或急诊科留观的AMI病人12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1],并符合下列条件:①剧烈胸......
作者:闫农;闫文;张树新;刘淑媛;宋守忠;王德志 刊期: 2001- 07
-
高血压患者房颤发作预警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AF)发作的预警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116例高血压患者,男68例,女48例,年龄(66.6±4.6)岁,分为AF组和窦性心律(SR)组.应用非侵入性的24h动态血压测量技术(AMBP)、心电图(ECG)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技术分析其AF发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平均随访24±5个月.结果29例(25%)高血压患者出现AF,8例(27.6%)出现脑血管事件......
作者:童晓明;张秀明;张文霞;于海凤;赵云鹤;王华 刊期: 2001- 07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直接植入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直接植入的效果.方法对急诊入院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从中选择具备:①血管内径2.5mm以上;②病变部位没有钙化;③病变部位近端没有有碍支架通过的过度弯曲和狭窄钙化;并且不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34例(65%),其中病变部位右冠20例,左前降支8例,左回旋支6例.不进行预扩张直接安放支架.结果34例患者中,有31例在没有预扩张的情况下,直接植入支架成功再......
作者:安毅;刘丕栋;门九章;孟繁超 刊期: 2001- 07
-
急性颅脑损伤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在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含量变化及其对神经细胞兴奋毒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实验组30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计分分轻型、中型、重型3组,对照组10例.颅脑外伤后0~48h经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结果.结果实验组轻型、中型、重型3组在急性颅脑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且升高幅度依次增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与......
作者:于书卿;富壮;赵继宗 刊期: 2001- 07
-
治疗血肿周围缺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的影响
目前血肿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清除,但手术治疗的预后是否一定优于保守治疗一直存有争议[1].一般认为血肿的吸收过程主要是一个自然过程,脱水剂、止血药、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对血肿的吸收并无影响[2].但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血肿周围缺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血肿的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病例选自2000年3~9月住院的HICH患者24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
作者:贺丹;赵静霞;刘青蕊 刊期: 2001- 07
-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淀粉酶脂肪酶和CA19-9的相关分析
在临床上脂肪酶(LPS)主要用于胰腺良性疾病及胰腺肿瘤的辅助诊断.糖类抗原19-9(CA19-9)是胰腺肿瘤较为重要的标记物.血清中淀粉酶(AMS)升高主要见急性胰腺炎患者,尚可见于创伤、肿瘤、急性腹痛、肝炎及外科消化系统疾病.为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淀粉酶(AMS)、LPS、CA19-9的关系,选择53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
作者:翟洪顺;邹德学;游济胜 刊期: 2001- 07
-
高龄患者胸部手术后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
文献报道,房颤的发生率在胸部恶性肿瘤术后为20%[1],房颤的治疗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薄弱的环节[2].现将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因胸部手术后转入我院ICU,并发阵发性房颤的高龄患者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因胸部手术后需要加强监护治疗而收入ICU的患者,且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60岁,②持续心电监护及十二导联心电图证实至少有一次阵发性房颤发作且观察10min不能自行......
作者:曹万才;王可富;陈晓梅;丁士芳;李琛 刊期: 2001- 07
-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用多巴酚丁胺的心肌存活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识别梗死区域心肌是否具有存活性,对临床决定是否采取挽救缺血心肌的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评价心肌存活性有多种方法,本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心肌存活性,研究其临床实用价值.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24例患者符合以下条件:①AMI诊断标准:持续性胸痛>30min,伴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抬高,病理性Q波形成以及心肌酶CPK、C......
作者:施群;徐彩荣;关熙梅 刊期: 2001- 07
-
急性前壁心梗稳定期负向T波正常化
在前壁急性心梗愈合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部分病人在梗死相关导联上存在负向T波逐渐恢复直立正常化.本研究旨在观察这种T波正常化所代表的临床意义,并与心脏超声结果相比较,对比T波正常化组与非正常化组心脏功能差异.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从1997年8月至2000年7月,符合下列诊断标准的急性前壁心梗病人进入本研究.①发病6h以内,典型的胸痛≥30min;②ST段在相邻近的两个胸前导联抬高≥0.2mv;③血浆......
作者:迟永前;孟繁超;田野;梁兆光;刘铁夫 刊期: 2001- 07
-
纳洛酮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业药中毒致中毒性心肌病34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poisoning,AOPP)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AOPP引起心肌损害者,国内外报告者较少.由纳洛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昏迷和急性酒精中毒致心电图异常[1,2],均有较好疗效.我们将纳洛酮用于治疗AOPP致中毒性心肌病亦取得满意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选择1999年11月~2000年9月......
作者:胡家庭;濮艳姑 刊期: 2001- 07
动态资讯
- 1 D-二聚体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2 大剂量肾上腺素与异丙基肾上腺素联用于心肺复苏的疗效观察
- 3 急诊心脏瓣膜置换有关问题探讨
-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 5 患儿颌面部手术呼吸道梗阻的急救与护理
- 6 成功抢救低钾性昏迷1例
- 7 关于急诊科拥挤现象的综述与探讨
- 8 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其预后的影响
- 9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10 腰椎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11 控制性肺膨胀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
- 12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AECOPD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
- 13 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 14 经皮下隧道右贵要静脉穿刺置管用于气管造口患者的临床观察
- 15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
- 16 P波至左心耳射血间期联合P波离散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复发的预测作用
- 17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后再发血肿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18 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伴有脑室继发性出血时的干预和处理
- 19 急性中毒防治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 20 围生期Evans综合征并溶血危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