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01/R

邮发代号: 14-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8年第10期文章
  • 急诊医务人员实施紧急气管插管对心肺复苏疗效的探讨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对128例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由急诊医护人员气管插管(即刻插管)与由麻醉科医师插管(延时插管)两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出院成活率,比较即时插管与延时插管的疗效.结果即时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43.6%,存活率为34.8%,延时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10.4%,存活率为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提倡急诊医务人员在心肺复苏时紧急......

    作者:张光发;林丽妍;吴发萍;陈锋 刊期: 2008- 10

  • 不明原因发热126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病因谱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2~2007-10间在我院住院并符合FUO诊断标准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中经多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后确诊119例,确诊率为94.44%.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64例(50.79%),其中结核20例(占感染病例的31.25%);肿瘤疾病31例(24.6%);结缔组织疾病20例(15.87%);其他疾病4例(......

    作者:高全杰;史忠;邓小飞;陆海华;周坤 刊期: 2008- 10

  •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基础状态与血清胰岛素及C肽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基础状态与血清胰岛素(INS)及C肽(CP)的初步关系.方法2004-06~2007-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先兆晕厥儿童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为VVS79例(晕厥组),男31例,女48例,平均年龄(11.18±2.47)岁.匹配健康儿童11例为对照(对照组),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9.59±2.47)岁.全......

    作者:王成;郑慧芬;刘晓燕;崔蓉蓉;吴礼嘉;胡春艳;Praveen Kumar;谢振武 刊期: 2008- 10

  • 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海水淹溺急性肺损伤兔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在海水淹溺急性肺损伤应用时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对SWD-ALI兔进行分组救治,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血气分析、呼吸动力学、血液动力学、肺损伤指标,并进行肺组织学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采用6~8mL/kg小潮气量机械通气不仅能改善SWD-ALI时的氧合(P<0.05),而且能有效控制气道峰压和平台压,从而避免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

    作者:刘于红;韩志海;段蕴铀;张志诚;冯华松 刊期: 2008- 10

  • 外源性H2S吸入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外源性H2S吸入对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三组:①正常对照组(C组,8只);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8只):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h再灌注4h.③H2S吸入组(H2S组,7只):大鼠双下肢缺血4h,再灌注时给予含80ppmH2S的合成空气持续吸入4h.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病理、血浆H2S、肌酸激酶同工......

    作者:陈雯;刘莉;张颖;齐迎春;任清爱;张海峰;邓昭阳;耿彬;谢晓华 刊期: 2008- 10

  • 急诊危重病患者体温动态变化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病患者入院后初前24h体温动态变化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关系.方法对52例急诊危重病患者入院后初前24h体温动态变化及APACHEⅡ评分变化进行分析,其中前24h体温积分为每4个小时段内体温测定高值的代数和.结果①在EICU的危重病患者中,存活组间入院后初前24h体温变化的积分为508.0±10.3,略低于死亡组(521.7±20.1),且差异接近显著(P=0.111);②患者......

    作者:郑文瑶;孟庆义;陈力;杜鹃;刘怡;刘杰;钱远宇;黎檀实;沈洪 刊期: 2008- 10

  • 肌钙蛋白Ⅰ在非心源性危重病患者诊治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I(cTnI)监测在非心源性危重病患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非心源性危重病患者215例,按照cTnI的水平分为cTnI升高组(92例)和cTnI正常组(123例).观察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病......

    作者:龙威;谢娟;张奕翠;陆刚;唐建国;闫芳娟;张羽 刊期: 2008- 10

  • BiPAP模式在老年重症全麻术后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BiPAP模式在老年重症全麻术后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老年重症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BiPAP组和VC-SIMV组,同步动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镇静剂用量等指标,比较BiPAP模式和VC-SIMV模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BiPAP组ICU病死率(26.09%)低于VC-SIMV组(50.00%,P<0.05);两种模式在改善动脉血气指......

    作者:姜兴权;李丹;董春丽 刊期: 2008- 10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11,12-EET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血清11,12-EET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内源性11,12-E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效应.方法13例急性STEMI患者(A组)自入院即刻和行急诊PCI后6h采集标本,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0例为B组,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10例为C组,所有受检者均抽取静脉血,离......

    作者:秦桥基;付研;常静 刊期: 2008- 10

  • 长时程室颤先行心肺复苏对复苏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比较7min室颤先行心肺复苏2min后除颤与直接除颤的复苏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猪闭胸电诱发室颤模型,CPRFirst组优先心肺复苏2min后连续三次除颤,ShockFirst组直接予连续三次除颤,观察冠脉灌注压、室颤波频率和振幅变化,计算除颤成功率和自主循环恢复率.结果CPRFirst组先行心肺复苏2min后可提高初次除颤前的冠脉灌注压、室颤波的频率和振幅,CPRFirst组比Shoc......

    作者:叶华;王吉文;吴海东;符岳;蒋龙元;黄子通 刊期: 2008- 1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