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01/R

邮发代号: 14-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5年第11期文章
  • 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并评价该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象为AMI者,共41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①溶栓再通组21例;②常规治疗组20例.应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病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QT离散度变化.结果溶栓再通组2周、1个月时的QTD、QTCD均较常规治疗者相应时间段小(P<0.05或<0.01),但3、6个月时的QTD、QT......

    作者:祁必富;蒋锡嘉;许家俐 刊期: 2005- 11

  • 心肺脑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的危险情况,但其抢救的成功率很低,即使是发生在医院内的心搏呼吸骤停,其复苏的成功率也只有12%~24%,而发生在医院外的则更低,仅为4%[1].因此,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结合我院急诊科14例CPCR成功的病例,对CPCR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谢智慧;李建国;马璇岚 刊期: 2005- 11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醒脑静的治疗干预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醒脑静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的变化,并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梗死灶面积相关;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较用药前下降,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惠萍;陈寿权;黄唯佳;程俊彦;李章平;王万铁;王明山 刊期: 2005- 11

  • 心脏锐器伤55例抢救体会

    心脏锐器伤可危及生命.我院从1985-01~2004-12共收治心脏锐器伤55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5例中,男42例,女13例,年龄16~49岁,其中30岁以下占65.7%.全部病例为刀、剪等锐器刺伤,伤及右心室30例,右心房7例,左心室12例,左心房1例,右心房主动脉贯通伤1例,左、右心室贯通伤4例.55例中伴有肺损伤25例,膈神经损伤3例,伴有冠状动脉损伤3例.心包......

    作者:李志翔;戴天宁;王怀功;周丽娟;王岩 刊期: 2005- 11

  •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7例临床分析

    自2000-01~2004-12本院收治经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7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谷阔;刘凤权 刊期: 2005- 11

  • 婴幼儿短P-R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室率在180次/min以上者,称为极速型房颤[1].预激合并房颤的心室率可高达250次/min,有时心电图酷似室性心动过速,而且易发生心室颤动或转为快速型房颤,其临床意义很重要.现将我院自1998~2005年所诊治的12例LGL综合征合并房颤,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邢春雨 刊期: 2005- 11

  • 四肢长骨骨折的早期手术

    在骨科急诊中,四肢长骨骨折较为常见,以往常采用保守治疗或择期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急诊急救技术的提高,急诊手术治疗对于骨折预后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对我院近二年来急诊行复位内固定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旨在探讨早期手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马志文;王雪红;肖喜刚 刊期: 2005- 11

  • 经鼻气管插管技术在困难胃管插入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于2002-07~2004-12间对收入ICU的45例困难胃管插入患者,利用经鼻腔气管插管技术,在咽喉镜明视气管导管引导下插入胃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国中;左明辉;王津津 刊期: 2005- 11

  •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时加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准确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58例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有效率100%.结论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

    作者:计达;武建军;沈洪;刘钰 刊期: 2005- 11

  • 树突状细胞在多发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多发伤树突状细胞(DC)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从68例多发伤患者和22例健康人外周血中分别提取DC;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的DC数量,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以及DC诱导的T细胞反应性增殖情况.同时检测各组中IL-6、IL-10的浓度.结果多发伤组DC细胞数[(8.3±2.8)×106/L]明显低于对照组[(15.2±4.1)×106/L,P<0.01].多发伤组......

    作者:谢玉刚;姚彬;孙伟 刊期: 20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