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01/R

邮发代号: 14-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展

    碎裂QRS波(fragmentedQRS,fQR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无创心电学指标.fQRs常见于冠心病患者,近年来研究发现,fQRs的出现和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心肌灌注情况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风险评估和预后判断等都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姜忠滨;王怀新 刊期: 2014- 05

  • 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研究现状

    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SU)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也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高,预防其发生、发展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近年应用SU预防措施(如抑酸药物、早期肠内营养等)的利弊及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从评估危重患者应用应激性溃疡预防治疗(SUP)指征及合理有效地选择抑酸药方面,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 05

  •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进展

    百草枯(PQ)毒性剧烈,死亡率极高,中毒后大多数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百草枯中毒后主要的损害器官是肺,可以导致急性肺损伤,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国内外文献对于肺损伤的机制及治疗已有诸多报道,机械通气在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中也有报道.本文就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机制及机械通气在百草枯中毒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金柱 刊期: 2014- 05

  • 调节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半暗带区微血管的生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调控缺氧诱导因子(HIF)、细胞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相关因子的表达,促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归巢和血管内皮细胞(VEC)迁移等方面,就近年来有关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做......

    作者:武利娟;刘昱言;刘敬霞;赵敏;张振强 刊期: 2014- 05

  • 应激性溃疡预防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危重症患者中应激性溃疡及出血高发,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激性溃疡预防性治疗(stressulcerprophylaxis,SUP)已成为惯例,这些预防药物使用的同时会产生副作用.对缺少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SUP会增加额外副作用的发生,并加重医疗负担.鉴别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重视预防药物的副作用,合理预防用药在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尚无公认的SUP的指南.本文综述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预......

    作者:林金锋 刊期: 2014- 05

  •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3蛋白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SRC)-3蛋白在脂多糖(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macrophages,PMΦ)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PF级野生型(SRC-3+/+)小鼠、SRC-3基因敲除(SRC-3--)小鼠各5只,分别分离和原代培养PMΦ,并分为SRC-3+/+组和SRC-3-/-组.收集并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接种于6孔板,1mL/孔,给予10μg/mL......

    作者:李军;安虹;林露;易晓波;牛洁;白树荣;王军平;粟永萍 刊期: 2014- 05

  • 血浆miRNA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诊断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的血浆miRNA变化,探讨血浆miRNA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构建大鼠肾脏IRI模型,通过miRNA芯片检测肾脏IRI相关miRNA的表达变化,并以实时定量PCR进行验证.筛选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的miRNA,并检测它们和miR-10a、miR-192和miR-194三种肾脏高表达的miRNA在再灌注损伤后12h时血浆中的变化水平,根据结果检测有差异......

    作者:李和文;王嘉锋;边琪;赖学莉;于光 刊期: 2014- 05

  • 小鼠控制性失血休克-复苏模型的建立及技术优化

    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控制性失血休克-复苏模型.方法应用C57BL/6小鼠建立控制性失血休克-复苏模型,建模方式采取左侧股浅动脉置管后放血,使小鼠平均动脉压处于(30±5)mmHg,维持90rain后予以液体复苏,记录放血量,术后观察小鼠存活时间、活动能力及体质量变化.结果在施行的45次造模中,技术娴熟模型稳定后的36次小鼠控制性失血休克-复苏模型的造模成功率为83.3%,小鼠5d存活率为80.0%.......

    作者:章黎;王新颖;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14- 05

  • 富氢水对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保护效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富氢水对大鼠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吸入法制作急性CO中毒模型,腹腔注射富氢水治疗.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O+生理盐水(NS)组、CO+富氢水(Hydrogen)组.造模后24h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8-羟基鸟嘌呤(8-OHdG)含量,采用凋亡细胞凋亡原位检测(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各组动物......

    作者:沈美华;孙学军;何建;霍正禄 刊期: 2014- 05

  • 隐匿性贲门撕裂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

    贲门撕裂综合征(又称Mallory-Weiss综合征)常于剧烈干呕、呕吐或其他原因致腹内压骤然增加,造成胃贲门、食管远端的黏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少见的原因之一.当老年人无典型症状时,极易漏诊或误诊,现将1例隐匿性贲门撕裂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1.1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及阿司匹林,血压控制在130~140/60~70mmHg......

    作者:刘雨舒;张云明;张静瑜;隋春杰;王越超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