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心肌缺血预处理机制研究近况
钱远宇;黄先勇;沈洪
关键词:心肌缺血预处理,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功能, 临床预防, 临床防治, 梗死范围, 保护作用, 再灌注, 耐受性, 死机, 概念
摘要:1986年,Murry等首次提出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的概念,是指一次或几次短暂重复的缺血/再灌注,能够提高心肌对以后较长时间心肌缺血的耐受性.缺血预处理可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对心肌功能也具有保护作用.这一现象的发现,促使人们对其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期在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上取得新的突破.它对猝死机制及临床预防的研究是否有帮助,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