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01/R
邮发代号: 14-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95-06~2005-06165例肝硬化患者行EVL治疗的资料,分析肝硬化无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113例与有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52例行EVL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观察各种相关因素对EVL疗效的影响.结果EVL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总消失率为88.48%,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27.27%.与无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比较,肝硬化有脾切......
作者:冷雪芹;苏秉忠;张占军;郭秀兰;马丽丽;于金华 刊期: 2007- 04
-
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个月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CRP)的动态变化,及缬沙坦对两者的影响,并结合心肌梗死(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R)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150例广泛性前壁MI患者进行追踪式观察,在初24h内随机均分为两组:MI组、缬沙坦组,同时建立对照组(n=30).第1、14、30天时对患者血清中TNF-α、HCRP水平进行测定;30d后行Ho......
作者:赵鹃;曲秀芬;甘润韬;刘惠冬;许冬秀;李为民 刊期: 2007- 04
-
中药方剂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细胞免疫及病情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功能细胞数量变化及中药对其影响.方法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组,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第0、3、7、10天淋巴细胞计数、CD3比例、CD4比例、CD8比例、CD14HLA-DR比例及血浆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并同时按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和器官衰竭评分(Marshall评分)进行评价......
作者:邢金燕;张顺;孙运波;杜春艳;韩小宁 刊期: 2007- 04
-
危重病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的意义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25例急诊ICU危重病(APACHEⅡ评分>29分)患者,根据血清淀粉酶水平分为血清淀粉酶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血白细胞总数、低血压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的变化.结果125例危重病患者中,28例(22.4%)血清淀粉酶升高,胰腺损伤(血清淀粉酶≥400U/L)发生率为1......
作者:葛强;张红;贾立静;计达 刊期: 2007- 04
-
鼻空肠管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MV)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A组留置鼻空肠管,B组留置鼻胃管,观察两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的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A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明显比B组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孙慧;陆士奇 刊期: 2007- 04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了84例ACOP患者血清ICAM-1和SOD水平,并与24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ICAM-1水平:轻度中毒者(362.40±82.80)ng/mL,中度中毒者(396.46±57.28)ng/mL,重度中毒者(624.67±50.18)ng/......
作者:曹义战;晋兴;仲月霞;王伯良;付国强;何保健;陆将 刊期: 2007- 04
-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测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脑钠肽(BNP)的水平.将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和加用辛伐他汀组(42例),3周和3个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AMI......
作者:金培印;马业新;韩勤甫;王淑红;申娟;陈悦;贾银明 刊期: 2007- 04
-
心率震荡对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早期预测价值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RT)对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分析,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分析TO、TS与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TO值越高,TS值越低(P<0.05);TO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575,P<0.05);TS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作者:卢军利;朱海燕;朱爱华;龚丽娟 刊期: 2007- 04
-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Killip分级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溶栓这两种不同的血运重建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心室功能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首次AMI患者166例,KillipⅡ~Ⅲ级组79例,其中43例行直接PCI治疗,36例予溶栓治疗;KillipⅠ级组87例,其中39例行直接PCI治疗,48例予溶栓治疗.观察所有入选患者AMI后1~2周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行ERNA检查.随......
作者:王占启;傅向华;马宁;王爱平;陈春红;肖暖;张晶 刊期: 2007- 04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急性意识障碍的临床及病理改变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eroinspongiformleukoencephalopathy,HSLE)急性意识障碍的临床及病理改变并进行病因分析.方法对2000-03~2006-10入院的39例HSLE患者中伴急性意识障碍的9例进行临床、CT和MRI分析.死亡的其中4例病例进行脑局部解剖,检查HE染色、MBP免疫组化染色、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以及TUNEL染色.利用显微镜观察分......
作者:陈强;陆兵勋;周亮;尹恝;宋景贵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初步临床观察
- 2 宁夏地区汉族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 3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临床观察
- 4 烧伤后局部组织间压力变化及网状切开减压的作用研究
- 5 处女膜闭锁误诊为急腹症的原因分析
- 6 四川地震野战医院门诊伤病员疾病谱分析
- 7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 8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9 急性酒精中毒并ARDS1例
- 10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及分段植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 11 拉西地平(司乐平)降压效果的Meta分析
- 12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
- 13 清开灵治疗急性期脑出血100例观察
- 14 脑室出血时脑脊液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 15 大剂量速尿微泵维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 1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 17 急诊期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小容量复苏效应的临床探讨
- 18 手屈肌腱损伤显微修复阻隔物包裹及康复治疗的临床观测与应用
- 19 关于我市院前急救出诊车组人员职责分工的探讨
- 20 缺水与急性肾前性肾衰6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