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01/R
邮发代号: 14-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危重心脏瓣膜病的体外循环急诊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急诊手术救治危重心脏瓣膜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27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接受了体外循环急诊手术,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重度狭窄5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重度关闭不全6例,左房室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功能障碍6例,左房室瓣置换术后瓣周漏2例.术前肾功能不全7例,肝功能不全9例,急性肺水肿5例,心跳骤停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结果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
作者:黄忠耀;陈道中;陈良万;黄雪珊;吴锡阶 刊期: 2006- 08
-
泮托拉唑防治急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防治急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78例入住ICU的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泮托拉唑,另一组应用雷尼替丁,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给药后第2、4、6天胃液pH值,以了解该药对胃液pH值的影响.结果泮托拉唑组40例,36例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显效率90.0%,4例发生少量出血,有效率10.0%,总有效率为100%,无一例发生明显出血,无效率......
作者:卓安山;陈爱娟;宫锋;周建光 刊期: 2006- 08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h、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抑制剂应用剂量.结果无创机械通气前患者HR(106.8±25.5)次/min,RR(26.6±10.0)次/min,pH(7.34±0.06)......
作者:郑瑞强;林华;刘玲;卢年芳;陈齐红;邱海波 刊期: 2006- 08
-
万可松在心肺脑复苏早期应用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万可松在心肺脑复苏早期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呼吸、心脏骤停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自主呼吸恢复初期,脉搏氧饱和度(SpO2)持续下降达95%以下,呼吸机对抗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缺氧时,立即静脉注射万可松0.1mg/kg;对照组呼吸机对抗,SpO2持续下降达85%以下时,静脉注射万可松0.1mg/kg.观察SpO2、抽搐或癫痫持续状态变化和24h......
作者:蹇华胜;于长青;沈康强;彭博;汤轶姝 刊期: 2006- 08
-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肺炎组46例,对照组32例;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两组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并将同年龄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与对照组中同年龄组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在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以细胞免疫或细胞因子可能起主要作用,而非特异性Ig参与......
作者:李百成;孙清梅;汪琪 刊期: 2006- 08
-
乳酸β-羟丁酸乙酰乙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混合性酸中毒患者有机酸变化规律的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酸中毒患者三种有机酸变化规律,对指导临床治疗,判定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将68例糖尿病酸中毒患者按检测结果分两组,即酮症酸中毒组和混合性酸中毒组.正常对照组89例.检测患者血液中的乳酸(LD)、β-羟丁酸(β-HBD)及乙酰乙酸(ACAC)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酮症酸中毒组与混合性酸中毒组三种有机酸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酸中毒早期酸的主要形式是β-H......
作者:于永光;张颖;桑琸奇;郭欣;赵文凤 刊期: 2006- 08
-
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后出血致休克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TUPKVP)术后出血性休克的救治与预防.方法对TUPKVP患者术后继发出血导致休克的5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针对原发病因综合分析,按不同情况,采取保守治疗、窥镜下止血和开放手术止血.结果5例行TUPKVP术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抗休克治疗同时控制出血病灶,休克状态得以纠正.结论TUPKVP的止血效果较好,但术后出血仍是TUPKVP主要并发症.术前充分做好准备......
作者:徐万海;高琳;苏宇;王科亮;李庆;刘岩;李建章;王晓民 刊期: 2006- 08
-
杏丁注射液对人体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酶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人体下肢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酶学影响,探讨杏丁注射液对人的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人体下肢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杏丁注射液+IR组,每组8只,用美国贝克曼生化仪JI检测3种情况下3种心肌酶含量变化水平.结果发现杏丁注射液+IR组预处理可以降低血中3种心肌酶含量变化.结论杏丁注射液对人下肢肢体IR后心肌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新;魏宪和;王胜惠 刊期: 2006- 08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点滴,Ⅱ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95.23%,Ⅱ组为83.33%,两组比较(P<0.05).Ⅰ组血常规白细胞、血、尿淀粉酶改善明显优于Ⅱ组(P<0.05).症状、体征消失时间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作者:张万祥;李志军;王今达 刊期: 2006- 08
-
血管内介入治疗1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自2004-03~2006-03收治15例抗凝治疗无效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12例行血管内介入局部静脉窦溶栓和机械性破栓治疗,3例行血管内介入局部静脉窦溶栓和机械性破栓及动脉溶栓治疗.结果出院前12例患者腰椎穿刺时颅内压达正常,血管造影或MRV检查证实,12例患者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3例部分再通,......
作者:于伟东;史怀璋;李杰;缪中容;赵跃平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
- 1 恶性心包积液20例临床分析
- 2 甲基强的松龙对海水吸入型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 3 急诊结肠镜检查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 4 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
- 5 部分液体通气不同氟碳供给途径时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改变
- 6 恶性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与预后探讨
- 7 构建空中医疗急救网的有关问题
- 8 重型颅脑外伤伴基底节出血42例分析
- 9 印尼蜱咬伤6例
- 10 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 11 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进展
- 12 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13 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的对照研究
- 14 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胃黏膜病变及生物基因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15 脓毒症猪舌下微循环与肠系膜微循环关系的实验研究
- 16 影响IC 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17 氨基胍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影响
- 1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TNF-α、NO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
- 19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 20 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与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的风险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