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01/R
邮发代号: 14-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
目的 探讨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比较.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I/R)模型,分别以缺血前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NE-P),缺血预处理(IP),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生物素平移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I/R组细胞凋亡率[(43.33±4.92)%]较高,NE-P组及IP组虽然也有一......
作者:程芳洲;李庚山;唐国华;余细球;周云 刊期: 2001- 08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抽取5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2d内、3d、7d、14d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并以中毒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分别统计结果 ,以同样方法 检查30例正常人做对照组.结果 轻度组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度组CD3与CD8于中......
作者:李强;李志英;高明;王玉红;刘彦慧;赵金垣;崔磊 刊期: 2001- 08
-
危重病患者分离细菌来源及分布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患者分离细菌的标本来源及细菌分布情况以期指导诊疗.方法 分析1999~2000年2a内ICU患者分离所得720株细菌,总结其标本来源分布及细菌种类分布情况.结果 痰液标本占75.55%,其次血液占6.25%.分离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1.25%,革兰氏阳性菌占28.75%;常见细菌为不动杆菌属(16.67%)、铜绿假单胞菌(11.8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许航 刊期: 2001- 08
-
19例患者猝死原因分析
笔者回顾性收集了20多年来临床中抢救院外、住院患者猝死的资料,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王用智 刊期: 2001- 08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白细胞介素18含量的测定
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我们检测了5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内IL-18的含量变化,以探讨IL-18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中发生发展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作者:黄友敏;赵艳丽 刊期: 2001- 08
-
妊娠足月分娩并发羊水栓塞的临床探讨
我院自1997年3月~2000年11月以来,发生羊水栓塞4例,全部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红;杨明丽;金玉霞;赵璐;苑程鲲;董培新 刊期: 2001- 08
-
外伤后脑干损伤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1方法 从47例颅脑损伤病人中选出32例深昏迷病例,结合CT片及病情,特别注意脑干、环池及第三脑室的CT征象与昏迷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张敦涛;郝金栋 刊期: 2001- 08
-
重度妊高征的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的探讨(附205例临床分析)
重度妊高征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0a间共收治205例重度妊高征患者,通过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药物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雷娟;杜绍敏 刊期: 2001- 08
-
围绝经期冠心病的特点与急救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5月~2001年2月期间围绝经期妇女62例,有明显心血管疾病体征或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经门诊及市级以上医院诊断为CHD者,年龄38~73岁,平均48.3岁.测定半年内未服用任何雌激素类药物和影响脂代谢药物及强力镇静药物者.......
作者:孙晓明 刊期: 2001- 08
-
血脂监测在创伤后脂肪栓塞防治中的应用
脂肪栓塞综合征(PTFE)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PTFE患者有许多是通过尸检才发现的.鉴于早期发现诊断在PTFE中的特殊意义,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作者:张海鹏;刘建平;李明亮;梁晓兰;董文成;赵玉静 刊期: 2001- 08
动态资讯
- 1 严重烧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6例分析
- 2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关系探讨
- 3 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浅析
- 4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 5 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 6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在E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作用
- 7 围术期情景模拟视频对学龄前儿童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的影响
- 8 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中心肺的交互作用——不可小视的病理生理知识
- 9 腹腔镜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衰竭1例
- 10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
- 11 热休克蛋白与谷氨酰胺对危重病人的保护作用
- 12 呼气末正压对机械通气患者上腔静脉横径的影响
- 13 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对窒息致心脏停搏大鼠心脏硬度影响的研究
- 14 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1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动态变化及评估预后的意义
- 16 急诊急性中毒的前瞻性研究
- 17 爆炸冲击波对肺微血管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 18 参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 19 呋塞米负荷试验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启动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价值
- 20 320排CT在百草枯中毒致兔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