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报导内容包括各有关学科(内、外、妇、儿、神经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单一脏器或多个脏器、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有论著、述评、讲座、临床研究、经验交流、专家笔谈、病例报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9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201/R
邮发代号: 14-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临床医学与特种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1949
- 国内刊号:23-12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观察
自有关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生理机制报道以来,ET及NO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浆中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观测,阐述了ET及NO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的改变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作者:孙文钊;张林华;于俊民 刊期: 2000- 07
-
急诊PTCA时再灌注预适应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随着PTCA技术的发展,急诊心肌梗死病人行PTCA术提供及时再灌注对减少心肌损伤与坏死提供了宝贵时间,但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溶栓治疗再通时高.再灌注预适应可以明显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保护心功能[1],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及异搏定预处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未见报道,本文就110例急诊PTCA时进行预适应再灌注的结果分析.......
作者:韩劲草;林佳雄 刊期: 2000- 07
-
膀胱移行细胞癌抑癌基因p16、Rb表达的分析研究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及Rb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任明华;徐万海;李长福 刊期: 2000- 07
-
运动诱发无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多见于有心肌梗死(MI)病史者,在无MI病史的患者少见,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文报告4例无MI病史运动试验诱发胸痛伴ST段抬高者,探讨其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立军;王润杰;崔连群 刊期: 2000- 07
-
肘外侧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约占小儿骨折的26.7%,占儿童肘部损伤的60%~70%[1],易发生肘内翻畸形.本文总结我院1990~1998年肘外侧切口复位术并经远期随访的52例患儿,着重探讨早期手术解剖复位对术后功能及与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关系.......
作者:尚剑;曹扬;任宝龙;张春雨 刊期: 2000- 07
-
纳洛酮在肝硬化合并肝昏迷中的作用
为了探讨纳洛酮对肝昏迷是否有催醒作用,我院从1997年5月起应用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昏迷,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谭跃;赵胜利;黎振林;陈卓明;黎明秀 刊期: 2000- 07
-
小脑梗死的临床、CT与MRI
本文作者通过一组小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及CT、MRI所见的分析总结,进一步探讨小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遇雅南;武猛;刘畅 刊期: 2000- 07
-
脾蒂结扎加不规则脾大部切除术在外伤保脾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外伤脾应尽可能施行保脾手术已达成共识.近年来,对一些重度外伤脾破裂患者,我们采用结扎脾蒂的不规则脾大部切除术,达到原位保脾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佟建蒙;梁浩辉;姚彬 刊期: 2000- 07
-
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外周动脉血栓形成
近年来血管内超声治疗得到迅速发展,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我们应用血管内超声技术对6例外周动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王爱林;刘丽;刘军 刊期: 2000- 07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应用,使透壁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有所降低.但国内外研究表明,再灌注后重新获氧的心肌受到活跃的氧代谢物的额外损伤即再灌注损伤[1],主要表现在心肌细胞的死亡、微血管的损伤、心肌顿抑及再灌注心律失常[2].本文旨在研究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特点、心律失常的类型与梗死部位的关系及与一般心律失常的区别.......
作者:赵玉娟;于汉力 刊期: 2000- 07
动态资讯
- 1 东菱克栓酶在心脏骤停兔心肺复苏时的治疗作用
- 2 无主患者就诊流程再造及应用体会
- 3 利用Emax和maxEav评价心梗病人心缩力的无创研究
- 4 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外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 5 纳洛酮辅佐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 6 托拉塞米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ICU中的疗效观察
- 7 指令频率通气、压力释放通气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影响的比较
- 8 急性脑外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连续测定
- 9 NEWS评分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内科抢救室患者的评估价值
- 10 早期应用大剂量普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 11 危重病三重酸碱失衡发生率与影响因素
- 12 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急救医学》2008年增刊的通知
- 1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8d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14 Cys C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 15 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舒适护理效果体会
- 16 双功能彩超在颈部血管类包块诊断中的价值
- 17 普罗帕酮引起呼吸心跳骤停1例
- 18 压力反射敏感性与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 19 21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